郑有国,中国著名书法家,1955年生于四川省南部县;五岁学书,临摹研习名家书帖数年,打下雄厚基础。郑有国的书法,笔墨豪放、飘逸、典雅;结章表现出强烈的力量节奏,气血流畅,阴阳化合;作局追求神韵,抒发性灵,感染力强,表现出潇洒、豁达、激扬的独特风格。先生书法的另一独到之处,追求汉字的五行生克平和,与天地人化为一体。
数年来,郑有国的书法作品多次在全国、国际书画大展大赛中获奖。入著《中国书法家辞典》、《中国书画品鉴》、《中国书画名家代表作典库》、《古今书坛名家与墨宝》、《盛世典藏》、《艺海传奇人物》、《东方之子》、《中华英才》、《当代艺坛骄子》、《新中国国礼艺术大师》、《人民功勋艺术家》、《书坛七贤》、《中韩书画名家》、《世界当代艺术名家大典》、《艺坛翘楚(欧阳中石、郑有国、刘大为、靳尚谊)》、《中国书坛五岳(欧阳中石、沈鹏、李铎、张海、郑有国)》、《书坛巨擘(欧阳中石、沈鹏、张海、李铎、言恭达、郑有国)》、《当代中国书画八大名家(沈鹏、欧阳中石、苏士澍、郑有国、范曾、冯远、范迪安、杨晓阳)》、《盛世中华--影响中国书坛四大家(欧阳中石、沈鹏、张海、郑有国)》、《大道同行——中国艺坛名家雅集(范迪安、何家英、苏世澍、孙晓云、郑有国)》、《中国书法名家三人集(欧阳中石、沈鹏、郑有国)》、《特邀书画名家献礼全国两会》等六十多种书画经典。入驻“文化部文化艺术人才中心人才库”、“传世墨宝档案”、“中华文化名人专家档案”、“中国创新智库”、“书画名家信息系统”等。
荣获“中国近现代杰出书法家”、“中国当代书坛巨擘”、“人民艺术家”、“中国书画终身成就奖”、“中国德艺双馨艺术家”、“中国新时代书画艺术领军人物”、“红墙国粹—中国顶尖级艺术家”、“2024年首届国粹文化金马奖”、“中外文化交流大使”、“亚洲书画界十大新闻人物”、“全球百强榜艺术家”等荣誉称号。
墨写时代精神,笔彰华夏气象
——论郑有国先生书法的艺术成就与文化担当
当代中国书坛,呈现出多元并存、百花竞放的繁荣局面,然而在纷繁的表象之下,能够真正植根传统、直面当代、并成功构建出具有强烈个人风格与时代精神艺术体系的大家,尤为可贵。郑有国先生,正是这样一位被誉为艺坛巨擘的领军人物。他凭借数十载沉潜翰墨的深厚功力,及其作品所蕴含的磅礴气象与文化担当,不仅在诸多国际书画大展赛中屡获殊荣,入选数十部权威典藏,更以其独特的艺术语言,在当代文化坐标中刻下了鲜明的个人印记。
上善若水(120×56)
观郑有国先生的书法,其首要的独到之处在于其笔墨语言中充盈的生命力量与极具个性的节奏变化,他的用笔,兼具豪放与精微,提按顿挫间,力透纸背,线条刚健遒劲,却又能在转折处流露出行云流水般的飘逸。这绝非简单的技法炫耀,而是将充沛的情感与精神气血,灌注于每一根线条之中。其墨法亦然,浓淡枯润,变化万千,仿佛将自然界的阴阳化合之理浓缩于尺素之间。观赏其作品,扑面而来的是一种昂扬激越的视觉冲击,让人直观地感受到一个活生生的、在呼吸、在律动的灵魂。
戒急用忍.(150×70)
先生书法的另一重深邃境界,在于其对汉字本体的哲学性重塑与空间营造。他超越了将汉字视为单纯传播符号的层面,而是将其当作一个蕴含宇宙规律的生命体。他将中国传统文化中“五行生克”的智慧,创造性地运用于结字与章法之中。点画之间,疏密聚散,无不暗含着相生相克、动态平衡的哲学关系;通篇布局,则追求气血流畅,形成一个闭合而开放的能量场。这使得他的书法在形式美之上,更构建了一个与“天地人”化为一体的大美观止,让古老的汉字焕发出全新的、具有当代审美特质的结构魅力与哲学意蕴。
盛德(120×60)
艺品即人品,书画显心画。郑有国先生的艺术高度,其成就的根基不仅在于超凡的“艺品”,更在于其高尚的“人品”与深沉的文化使命感。他所获“德艺双馨艺术家”、“人民艺术家”等荣誉,正是其艺品与人品高度统一的明证。先生的从艺之路,是一条“澄怀观道”的修行之路,其笔墨间的潇洒与豁达,正是其个人襟怀与精神境界的自然流露。他的书法,从不沉溺于书斋里的孤芳自赏,而是始终怀有“为人民书写、为时代立传”的宏大使命感。在他的作品中,我们既能读到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更能感受到华夏血脉、磅礴的精神气象,这充分彰显了一位真正艺术家的时代担当与家国情怀。
佛(60×90)
墨写时代精神,笔彰华夏气象。正所谓“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郑有国先生的书法艺术,其核心价值与担当,便在于他以沉雄之“墨”书写了昂扬奋进的时代之脉搏,以凌云之“笔”彰显了博大恢弘的东方之神韵。他以其承古开新的实践,证明了传统书法在当代不仅生命力未衰,更能够成为构建民族审美、提振文化自信的重要力量。他的艺术之路,是一条通往精神高地的攀登之路,其作品,已然成为这个时代不可或缺的文化瑰宝。
文/蔡白玉(著名书画艺术评论家,作家)
2025年11月9日书于北京
缘(66×90)
天行健(120×60)
业精于勤(220×70)
天道酬勤(120×60)
龙(60×90)
有无无有(120x56)
据沧海(150×60)
以书养德(60×130)
百川学海(60×120)
闲看庭前(60×120)
云鹤(60×120)
步泽履(60×120)
时乘六龙(60×120)
落霞(60×120)
雪枝梅(56×120)
兰生幽谷(6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