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世昌 | 艺坛翘楚 百年匠心——承千年文脉,铸时代丰碑 - 藏艺网
手机版 | 网站地图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网站颜色:

TOP

许世昌 | 艺坛翘楚 百年匠心——承千年文脉,铸时代丰碑
藏艺网 | 时间:2025-07-07 17:45:08 | 浏览: 次 | 来源: | 作者: ]

星河璀璨,必有北辰辉映;艺苑广博,独赖匠心滋养。今有艺坛翘楚,立身于千载文脉之长河,开一代风气之先声。

其腕底风云,既深植于笔墨丹青之沃壤,复能吐纳八面新潮,以铁笔生花,铸就时代气象。作品巍巍乎如青铜之鼎,镌刻民族精魂;浩浩乎若江海奔涌,激荡时代气韵。此非仅为技艺之精绝,更在于以丹青为舟楫,传薪火于未央,使古老智慧焕然新生,令华夏气度磅礴寰宇。

故此丰碑矗立,非关浮名,实乃以生命熔铸的永恒坐标——既铭刻着过往文明的辉煌深度,更昭示着未来艺术的无垠天光。

匠心不灭,如灯如炬;文脉永续,光耀前行之路。





许世昌,号铁嶺山人,1958年出生于广东揭阳普宁。从事绘画艺术创作四十余载,就读于汕头艺术学院,进修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现为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书画家协会会员,大风堂中国画学研究会会员,广东省国画家协会会员,深圳市书画家协会会员。



艺术成就

:许世昌的新作《二十四孝图》是其艺术生涯中的重要里程碑。该作品通过细腻的艺术手法,将中国古代孝道文化的精髓展现得淋漓尽致。作品分为多个篇章,每一篇章都蕴含着深厚的情感和对父母的深情思念,体现了许世昌对孝道文化的深刻理解和感悟。

创作灵感

:《二十四孝图》的创作灵感来源于许世昌对童年记忆和对父母的深深敬意。他出生在广东普宁的一个文人家庭,从小就受到艺术的熏陶,家庭的辛勤养育和母亲的贤惠善良使他深感孝道的重要性。母亲的早逝更让他对父母的思念更加深切,这份情感也融入了他的作品中。

作品特点

:《二十四孝图》以二十四篇篇章形式,描绘了不同年代的孝子故事,每一篇章都充满了情感和哲理。这些故事不仅展现了孝子对父母无尽的爱和尊重,还跨越了时间和地域的界限,凝聚了中华民族孝道文化的精髓。许世昌在创作中不仅继承了古代孝道的精神,还对其中的封建思想进行了批判性思考,使作品更具现代意义。

文化传承

:《二十四孝图》不仅是一幅艺术作品,更是对中国古代孝道文化的深刻解读和传承。许世昌希望通过自己的作品,唤起年轻一代对父母养育之恩的深刻认识,倡导感恩、孝顺和赡养父母的美德。他的作品将孝道文化以生动、直观的形式呈现在人们面前,让孝道文化在现代社会中得以延续和发展。



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百善孝为先,孝敬父母,终养天年是每个子女的职责和义务,是维持每个家庭和睦发展的基础和道德准则。元代作家郭巨敬搜集整理元代以前的24个孝子故事,编成《二十四孝》,有的还配图。根据古文内容赏析,许世昌于2022年终于完成《二十四孝图》的创作,内容详述和题诗,完成了他的心愿。



1.《孝德感天》

大象帮耕田,众多耘草禽;

嗣尧登宝位,孝德感动天。

相传远古时代的舜帝,生母早丧,继母和同父异母的弟弟千方百计想加害他,都被他化解了,还不记恨继母和弟弟,并孝顺义母和爱护弟弟,一个人种了好多田地。他的孝德和勤耕感动天帝,派大象为他耕田,好多小鸟帮他除草。尧帝知悉后,经过观察,认为舜确有治理国家的能力,既把两个女儿嫁给舜,又把帝位传给舜。舜登帝位后,把国家治理得井井有条,成为文景之君,对父母孝顺,又封弟为侯,孝德为干古所传颂。



2.《啮指痛心》

母啮指血流,子心痛不禁;

骨肉情至深,负薪速回归。

孔子学生曾参,少年丧父,事母至孝。常独自到山中砍柴。一天,家中来了客人,他母亲心急咬指,曾参便觉心痛,知母在呼唤他,于是急忙挑柴回家,并热情招待客人。曾持出"吾日三省吾身"论语。巜大学》《孝经》为他所著,后世传他"宗圣"。



3.《负米奉親》

艰辛百里行,负米供双親;

身贵親已丧,报恩亦无期。

春秋战国鲁国人子路。为人好抱不平,事亲至孝,家道贫穷,常至百里外负米回家供养双亲,自己却用野菜和粗粮充饥。后来做了大官,双亲却已亡故,常思现在生活改善了,要孝顺双亲却没机会了。他的孝举受到孔子的高度赞扬。



4.《鹿乳奉親》

親老思鹿乳,身挂褐毛衣;

若不高声语,带箭险难归。

春秋时郯子,双親年老多病,需吃鹿乳,方能养好身体。故经常身披鹿衣,扮成鹿的模样,进山混进鹿群中挤取鹿乳。一次碰上猎人,已为母鹿,郯子大声呼叫,道明缘由,猎人受他孝心所感动,送他鹿乳带回家中奉养双親。



5.《芦衣留母》

闵氏有孝子,不敢怨晚娘;

跪父留母在,三子免风霜。

孔子学生闵损,有一次赶車拉他父親出远门,绳子拉断了,被父親鞭打,把他棉袄打破了,芦花纷飞,都看不到棉花,后来了解到闵损经常受继母虐待。知情的父親决定休妻。闵损跪下向父親求情:“留下母親我一人受冻,休了母親,三兄弟受冻。”继母听后深受感动,之后对闵子视为己出,使合家和睦相处,共享天伦之乐。



6.《老菜娱親》

戏舞学娇儿,古希穿彩衣;

双親开心笑,喜乐满堂春。

春秋时楚国人老菜子,勤耕细作,时逢战乱,奸臣当道,他辞官隐居山林中,服侍双親。七十多岁年纪,为博取双親欢心,时穿彩衣,似小孩一样取悦双親,时假装小鸟的叫声;有一次,为他父母打水时不小心跌了一跤,他怕父母伤心,装着婴儿的哭声,并在地上打滚,父母以为老菜是故意跌倒的,笑着说:老菜真好玩。后来“老菜娱亲”便成了成语。



7.《为母尝药》

忠孝行天下,仁义亦兴邦;

床前事慈母,汤药必亲尝。

汉武帝刘邦之子刘恒,在他当国王之时,他母亲生病,刘恒经常衣不解带,服侍于左右,所煎之药必将亲尝,才放心让母親服用。后来登帝位为汉武帝,他兴礼仪,重德治,又注重农业生产的稳定发展。当时社会稳定,人口大增,他儿子景帝后来也治国有方,被誉为“文景之治”。



8.《董永卖身》

家穷贷孔兄,葬父甘卖身;

槐陰遇仙姬,织线偿债主。

汉朝有孝子董永,又称贷孔兄,他家贫如洗,父親去世后,没钱办丧事,只好卖身为奴偿还贷款,埋葬父親。当日,在打工途中,路经槐陰树下,巧遇一美貌女子,表明愿嫁他为妻。家穷董永不敢应成,女子说:我喜欢你的人品,不贪图钱财。董永为她真情感动,便答应了这桩婚事。董永只好带她去地主家帮工,那女子心灵手巧,织布如飞,不用一个月便织了三百匹布,还清董永欠债,回家途中,又经过槐陰树下,忽然间女子不见了。

相传此女子为天上七仙女,受董永孝心所感动,下凡嫁给董永,后来董永得登状元,于槐陰树下接下七仙女生下的儿子,这也是《仙姬送子》的故事。



9.《拾果奉親》

黑赤葚分装,返家母充饥;

眉贼念孝顺,牛米赠君归。

汉有蔡顺,父亲早丧,对母親十分孝顺。时逢王莽作乱,山贼四起,又遇饥荒。蔡顺上山採野果,分二箩装,一黑一红,山贼(赤眉军)见之,问明缘由,蔡顺统:“黑者较有营养给家母吃,红者较差自己吃”。眉贼念他孝顺,不但不为难他,还送他两斗米和一头牛,带回家中供奉他母親,好好种田过日子。



10.《涌泉跃鲤》

后院泉水涌,一朝跃双鲤;

子媳事其母,孝感留百世。

旁氏乃东汉明帝时代,姜诗的妻子,因她婆婆喜欢喝长江水和吃长江的鱼,所以旁氏就常到六七里外长江去打水和鱼来煮给婆吃。有一次因途中遇雨迟回家,姜诗以为妻子怠慢母親,就把她赶出门,庞氏只好偷偷寄居邻居家中,勤耕细节,早晚织布,并把积余的钱托人带回家中给婆婆。姜诗知道错怪妻子,便把她接回家。当天后院大埕忽然裂开,喷出泉水和跃出两条鲤鱼来,泉水和长江水味道一样。真是庞氏孝德感动上苍。



11.《背母逃荒》

背母逃饥荒,穷途遇贼犯;

哀求方得免,苦工事慈娘

江革,东汉齐国人氏,由于孝顺父母出名,人称“江巨孝”,他父親早丧。时逢战乱,江革背母逃荒,途遇山贼,想把他杀害,江革便跪下求情:“杀我无所谓,只因母親年迈,我死了,叫谁奉养她。”山贼念他孝顺,就放过他。由于家太穷,江革鞋都没得穿,但对她母親生活和所有物品一件不减,后来官至五宫中郎将,为民之父母官。



12.《凉枕温席》

寒冬体温被,暑热扇凉枕;

年少体贴父,万古颂黄香。

东汉湖北人黄香,自幼丧母,父子相依为命,他夏天用扇子凉父親枕席,冬天用身体温暖父親的被褥,才让父親睡觉。后来有“江夏黄香,天下无双”的美誉。



13.《刻木祀親》

自幼失双親,刻木家奉祀;

戏刺木流泪,知由把妻休。

東汉河南人丁兰,从小失去双親,常思念父母在生的音容举止,感觉没有尽子女孝敬父母的责任,于是就用木头雕刻成父母的雕像,放于大厅奉祀。出入请安,三餐敬祀,凡事商量,尽心尽孝。娶妻几年后,妻子有点厌倦,出于好奇心,用针去刺雕像手指,木像竟然流出血来。丁兰回家后,发现妻子这种不孝行为,便把妻子休了。



14.《孝竹生笋》

母病需药引,严冬抱竹哭;

地裂数笋出,親服保安康。

盂宗,三国河北鄂城人,少年丧父。有一次冬天时,他母親病重,请医生看病,医生说:此病需青竹笋做引药,才有机会治好你母親之病。他跑至后山竹园处,抱竹痛哭,瞬间,山地裂开,长出几条竹笋,便採回家煮给母親服用。过几天母親身体果然康复,真是有孝心,老天都感动。



15.《闻雷跪墓》

慈母惊闻雷,王裒孝子心;

每逢雷声响,跪哭娘墓前。

王裒,魏晋时期营陵人,博学多才。父親被司马昭杀害,王裒便稳居起来,以教书为业,表示终身不做官。父親早丧,母親生前怕听到雷声,后来葬于后山中。有一次,刮风下雨又响雷,他便跑到母親墓前跪下哭说“母親勿惊,孩儿在此。”每当教书读到《蓼莪》篇,就泪流满面,思親至情至切。



16.《怀桔敬母》

六岁小孩儿,孝顺成天性;

知母喜吃桔,怀藏敬娘親。

陆绩,三国吳国人,六岁时,随父拜见袁术,袁术拿桔子招待他父子,陆绩多拿两个桔子藏于怀里,又掉下来,被袁术发现,袁术问道,为何要这样做?陆绩回答:我母親喜欢吃桔子,我想拿多两个孝敬我母親行吗?袁术念其是个孝子,也就不再追究了。后来陆绩也做了大官。



17.《郭巨埋儿》

郭巨家道穷,为养母埋儿;

孝举感上苍,賜银耀门庭。

晋朝河南人郭巨,原来家道富足,父親过世后,把家产分给两个弟弟,独自供奉老母親。后来娶妻产下孩子,家庭贫困,就跟妻子商量,如果要养了孩子,就要影响养活母親,不如把孩子埋了,孩子以后可以再生,没有母親,就再没娘亲了,他妻子没有办法只好应成了。于是就到后山挖坑,正想把孩子埋时,坑里金光闪闪,露出一个罐,上面写道“白银一罐,赠予郭巨,官民不得取。”郭巨夫妻见了大喜,带了白银,回家购物奉养母親,过着好生活,真是尽孝天亦助矣。



18.《望云思親》

仁杰出巡时,太行倍思親;

相国犹怀孝,报国亦爱民。

唐朝狄仁杰,从小家庭贫穷,少年勤奋好学,也是个大孝子。后来做了丞相,爱国爰民。有一次他同僚家母有病,皇帝下诏书要派去守边疆。狄仁杰认为同僚如果远离他乡就无办法照顾他的母親,因此,奏请皇帝,另派他人去守边疆。狄仁杰一次出巡,途经太行山,站在太行山上,望着朵朵白云,对随从说:“我的亲人就住在太行山下。”说完流下了思親的眼泪。



19.《卧冰跃鲤》

王祥孝子心,母病需吃鲤;

解衣河边卧,冰融跃双鲤。

王祥,晋朝山东临沂人,少年丧母,继母朱氏很讨厌他,并多次于父親面前说王祥坏话,把粗重活给王祥干,但王祥并无怨言,父母有病仍照顾周到。有一次继母想吃鲤鱼,但天寒湖面结冰,王祥解开衣服,赤身卧干冰面上,瞬间冰融,跃出两条鲤鱼,便抓回家者给继母吃,后来王祥做官至太子太保。



20.《打虎救父》

割稻遇猛虎,拽走杨香父;

奋力跃兽身,方脫馋口中。

杨香,晋朝人氏,少年时随父親田间割稻,突然奔来一只猛虎,把杨香父親拽走,杨香不顾生死,跃上虎背,揪住乱打,虎被吓坏了,放下杨香父親逃走了,因而父親也得救了。



21.《辞官寻母》

宋有朱寿昌,七岁母改嫁;

为报养育恩,辞官寻親归。

宋朝安徽天长人朱寿昌。宋神宗时,那年他才七岁,他生母刘氏被大娘妒忌,故改嫁他人。朱寿昌五十年没见母親,托四方朋友寻找母親,终于得到线索,于是辞官前往陝西寻找母親和两个同母异父的弟弟,使母子欢聚一堂。他的孝心受到苏轼和王安石的赞扬。



22.《乳姑不息》

崔家归孝婆,乳汁长年喂;

厚恩无以报,但愿儿孙效。

崔山南,唐朝河北博凌人氏,一家三代皆孝顺前辈。他的祖母年轻时,曾祖母已经年老牙齿脱落,祖母每天帮曾祖母梳洗完毕后,便用自己乳汁喂养曾祖母,持续数年之久,使曾祖母身体仍然健康。曾祖母临终时召集合家老少在一起说:“新媳乳汁之恩无以为报,但愿新妇的儿媳也要象她孝敬我一样孝敬她”。后来崔山南官至西道节度使,他的妻子也很孝敬她婆婆,真是屋檐水点点滴无差厘。



23.《弃官奉親》

母病思故里,潘岳弃官归;

牧羊又耕种,孝親养天年。

荥阳中牟人潘岳,晋武帝时任河阳县令。他自幼丧父,接任后便把母親接往任所服侍。母親喜爱花木,便种了很多花木,并经常扶他母親尝花木。

一年母親身体得病思回乡,潘岳知悉后便要辞官回家乡,上官再三挽留,潘岳说“我如果贪图富贵,不顺母意,就为不孝。”上官被他孝心感动,便允他回家。

回家乡后母親果然身体康复了。之后,潘岳便种田,养一群羊,每天都挤羊奶给母親吃,并尽量满足母親所需的生活用品。在他的精心照料下,母親安度晚年。



24.《跪父留母》

继母卖菊花,知由父休妻;

孝心似石坚,跪父把娘留。

宋朝女子张菊花,七岁丧母,父親再娶。继母对菊花居心不良,但她对继母仍恭敬如初。一天,父親外出经商,继母乘机把菊花卖给人家当婢女。父親经商途中巧遇菊花,问明缘由,父親回家后,决定把妻子休了,菊花知悉后,跪下为继母求情。父親为女儿孝心所感动,终于把继母留下了。后来父親去世后,菊花对待继母和对待父親一样孝敬。


分享到:
】【打印繁体】【投稿】 【关闭】【评论】 【返回顶部
[上一篇]余和平 | 艺坛翘楚 百年匠心——.. [下一篇]刘保进 | 艺韵戎歌一一军旅诗书画..

评论
称呼:
验 证 码:
内容:

相关栏目

热门文章

·解析刘狄洪油画《湘西凤凰..
·刘狄洪油画中的心理情感意..
·从油画色彩心理学分析刘狄..
·杨天学--砂石立体书法创始人
·宋国柱:传统刻铜艺术家、..
·李承孝:著名书法教育家
·卢拉伙--民族文化的传承者
·黄培军--全国优秀人民书画..

最新文章

·余和平 | 艺坛翘楚 百年匠..
·许世昌 | 艺坛翘楚 百年匠..
·刘保进 | 艺韵戎歌一一军旅..
· 周曦 | 艺坛翘楚 百年匠心..
·何影 | 艺坛翘楚 百年匠心..
·陈海平 | 艺坛翘楚 百年匠..
·当代书法名家——任建民
·陈荣华:一位蜚声中外的书法..

推荐文章

·人物|黄永玉访谈
·邓鸣湖——《鸣荷》系列作..
·遥溯汉碑风 能传二王功 —..
·【书画贺冬奥·一起向未来..
·【藏艺网】重点推荐书法名..
·卢拉伙--民族文化的传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