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立于文化本源的翰墨素养
——评陈荣华书法
文/史峰
陈荣华先生异国生涯三十余载,为弘扬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抒发翰墨情怀,在书坛上耕耘不辍,活跃于大洋两岸,甘当民间文化使者,用笔墨丹青书写艺术人生。
作为经久不衰的文化精粹,书法艺术从古至今都是保持着极高的文化地位和创作地位,尤其是在当下艺术界内,人们对于书法艺术更是形成了极大的审美热潮!而来自于人们对于传统文化的追求,更是来源于人们对精神境界的高度向往!所以每一位书法家的创作定位应当以符合群众审美为本,以契合时代精神为源,此之翰墨本源,方为创作正道也!陈荣华先生所呈现出的翰墨造诣,便正是深契于这深厚的时代情怀和人文价值!书功尚于技道之境,书品立于高格真意,是可参于大众精神,更可蕴于文人情怀也!
书法创作向来是讲求物我合一之境,而陈荣华先生显然就是达到了这一妙悟真境!基于此点观其行书,作品中笔法是以跌宕铸意,可见于任笔之迹,更可品于风采之神,并且那看似无法的笔致,实则是精深致远,虽快却而不乱,虽滞却而不缓,由是点横撇捺,意态超然!而在整幅字势的结体布局上,陈荣华先生亦是深具于广博之妙,每一幅作品都是可循于传统法度,但却又丝毫不拘泥于某家某派,观之是谓既溯翰墨本源,亦铸心源造化也!
陈荣华先生的书法有钢打铁铸般的精气神,每每纵横笔墨,总是铁柱将立的正大气象。观赏他的书法代表作《中华雄风》落笔痛快,起笔飞仪,雄浑苍劲,力透纸背,塑造的是一段龙跳天门虎卧金阙的笔墨浩荡奇观。一气呵成,可以写得迅如驰电;茫涩漫妙,又不失牵丝映带的刚柔相济,这种飘风骤雨惊竦竦的正大气象颇有米风黄韵。由是这件作品以借古开今的表现力,成为收藏的和璧隋珠而被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典藏!
立于文化本源的翰墨素养。从深层的视角上来看,书法艺术的本质内核并非是在于表象的审美,同时也不是在于技法的高低,而是在于书法家本身的人文精神和情感思想!倘若一位书法家只将表象技法当作最终的创作目标,那么即便其书功再熟练,最终所作出的书法作品也必将是毫无内涵的,其人最多也只堪是书匠耳!而作为当下书坛内的名家贤者,陈荣华先生的书法底蕴显然是与此俗笔不同,书以畅情之怀,作以真朴之道,不求机械程式,唯尚文人逸品!名家风范,一目了然!
(作者系中央电视台著名书画评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