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如何與媒體行銷的運用
台灣主講:葉志雲記者聯誼會會長
主辦:台灣墨海藝術協會
理事長:廖迎晰
藝術家分享:黃秋月、徐兆慧、蕭志夫

廖迎晰
台中市墨海藝術協會「墨海會客室」理事長致力推動藝術落實於媒體,讓宣傳行銷有更大的效益。這一次的,主題探討(藝術與媒體行銷的重要性)邀請資深媒體人,台中市文教記者聯誼會理事長葉志雲會長,分享媒體的結合,現場反應熱烈,受益良多。近年來藝術與網路行銷平台的合作,讓藝術作品得以更廣泛地被欣賞和認可。網路平台藝術新聞,對為藝術家提供了更多展示作品的機會,以及讓社會大眾更迅速地欣賞,以及拓展全球化的知名度,媒體提供了重要的橋樑,將是不可避免的值得重視的議題。台灣i G臉書FB、大陸微信、微視頻、微博、TikTok ….#

也能讓更多人瞭解和購買到優秀的藝術品。同時,網路行銷平台的宣傳和推廣也能提升藝術家的知名度和影響力,助力其事業的成功發展。讓藝術走進更多人的生活,感受藝術的魅力,讓我們共同努力,讓藝術與網絡行銷平台合作,為文化與藝術的傳承發展添磚加瓦。

網路時代的來臨,對藝術界同樣地也帶來衝擊。網路的興起,不止影響藝術的創作,也改變人們欣賞藝術與消費藝術的行為;網路為藝術市場開闢另一個虛擬的交易空間,提供一個全新的交易市場。

面對這個全新的虛擬市場,各種資料都可以通過網路來獲取,只要輸入有效的關鍵字,就能輕易地搜尋到所要的相關資料。以藝術方面的資訊而言,我們很容易能查詢藝術家的資料,包括其生平、活動、乃至於作品價格。資訊的開放、自由,讓市場交易更加透明,對藝術品的供給與需求,提供全新的視野與操作方式。
以及協會藝術家三位大師的公開分享,讓許多的粉絲,近一步了解,藝術家們的創作。

徐兆慧
【創作的基礎是無數次的練習,無數次具象的激發與感動;而走進抽象世界,是自我的一種探險,不再拘泥於所看到的形體……】而我畫一幅畫構思很久 ,自己的人生體悟更久。對於畫面按照自己情感及思想直覺用色講求架構, 創作型態涵蓋半抽象抽象與超現實。風格鋪陳直敘、以形相喻、借物起興,用流暢的筆觸、多變的肌理在作品上,藉由層次空間交織斑斕璀燦,釋放多彩氛圍及真摯。

蕭志夫
藝術的演進,爲每個時代都帶來新的可能性,豐富我們的創作。風格的轉換是成長的機會,媒材的應用,探索更多可能性。作品是對生命和藝術的熱愛的結晶,藝術是心靈的慰藉,表達自我的途徑。

黃秋月
創作理念:
繪畫對於我而言,是一種需求、一種釋放、一種記錄、一種可以觀看世界及內心的方法。創作已成為生活中重要組成的一部分,像呼吸一樣的自然。生命的每個階段都有不同的感受,近幾年的畫作已抽離可辨識的形象,嘗試與物體的幻影及心象空間的結合。我的創作不是憑空而至,是生活中浮光掠影及生命中記憶深刻的探險和體悟,在作品上反覆琢磨,藉由內心的靈動空間尋求自我的新發現。
旅行,帶給我新鮮的靈感來源,盡情的去感受,然後把這些感受存放在心裡慢慢醞釀,帶回家用畫筆回味。用心記錄生命的成長、生活週遭,即使是一件簡單平凡的事物,都能延伸出無垠的想像空間。

林輝堂前台中文化局長

左至右:蕭志夫、黃秋月、葉志雲、廖迎晰、徐兆慧

右至左:黃文棟榮譽理事長、马步月、林育如理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