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意含清辉 取象任心源
——记著名画家薛一
学院派画功总是伴随着“机械性”创作。诚然,这种训练方式或许能锤炼出扎实的笔墨功夫,但从艺术本质而言,却是难以孕育出真正杰出的画家,因为匠气难改。正如古人论画云:“绚烂之极,复归平淡”,若一味沉溺于形似之求,则笔墨之功又与机械复制何异?反观当今著名画家薛一先生之作,我们却是可以从中领略到一种截然不同的艺术境界。其写意画作深植传统文脉,既追古人精神气韵,又能以文人画题材为载体,绘就万般妙韵。经此,无论是山水还是花鸟,画面皆是能呈现出一种澄明抒怀、天然淡泊的审美意境。而在当今浮滑之风盛行的时代背景下,薛一先生能在这条传统道路上走的如此踏实、坚定,这也的确是令人感到欣慰的。
在当代山水画坛崇尚雄浑壮阔的风气中,薛一先生则能独辟蹊径,以小品山水见长。其画境追求的是“曲径通幽自有人家,一山一水自有空灵”的文人意趣。观其笔墨,极善于以简驭繁,可用淡墨点染间幻化万千气象,也可在浓淡相生中构筑深远空间。就比如这幅江水图,远山无皴淡墨飘逸,近水无波留白写意,一片静谧和谐之感油然而生。而虚与实之间的对比,也是充分体现出了薛一先生对画面的布局掌控能力。不绘氤氲而自有弥漫之意,不显丘壑而自有绵延之境,皴擦点染,以虚映实,所谓妙品,目注神驰!
在花鸟创作方面,薛一先生更是展现出了相当出色的写意线条语言。那些看似率意挥洒的枝干藤蔓,实则是他经年累月写生观察的凝练结晶。务求花木之真形,使之宜于临风、承露、带雨、迎曦之状,姿态横生,愈于常格!其以中锋旋绞写藤蔓之苍劲,水墨点染绘叶片之润泽,每一笔都是暗合天趣,信手拈来。尤其墨色间,更是着色象其神采,渲染得其神气,独有一番缣素本色!清气浮动,妙悟自然,常言作画要以理、气、趣兼到为重,先生之画,正当如是!
不过分追求写生取象的完整度,惟在兴高意远时动笔写意,在气静神凝时蒙味自然,所以能将邱壑内融,亦能使众美集腕。此中真意,恰是当下许多画者都未能参透的关窍。只注重笔墨技法的精雕细琢,却忽略了与自然神交的至要体验,这般舍本逐末的做法,岂不是背离了艺术创作的初衷?因此同为观赏者,我也深以为,薛一先生的画不仅是为我们提供了优秀的参照典范,也更是为当代写意画坛的发展进一步摆正了传统姿态!
著名书画艺术评论家 欧阳建华
2025年4月15日 书于北京
作品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