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家简介】
曾石灵先生,四川省资阳人。生于1922年,瘁于1990年。毕业于成都南虹艺专。师从吴一峰先生,受其深刻影响,形成了自己严谨、扎实、深厚的传统山水画功力,并不断创新,形成了自己独特山水画风格。在南虹艺专毕业时在成都成功举办了个人画展。深受同道艺友们的赞赏。
他艺专毕业后回到故乡,先后在资阳南津、丹山中学及四川省资阳师范学校执教。其间较多时间被资阳县文化馆、内江市文化馆抽调搞群众美术辅导及创作。在繁忙的工作中,他初心不忘,寄情山水,直抒胸怀,忘我创作。创作了一批有影响力的作品。《成昆路上处处春》、《奇洞名九老》、《满载颂歌到北京》、《红军不怕远征难》、《峨眉新秀》等在资阳、内江市产生较大知名度,深受业界推崇敬仰。其作品常被省、市、县文化部门及业内人士收藏。
红军不怕远征难
丹青艺道功深 佳作古韵新意
——记画家曾石灵
中国传统画作讲究写意为本,诚如白石先贤所言,即作画妙在似与不似之间,太似为媚俗,不似则为欺世。而作为当代画坛内的老一辈丹青名家,曾石灵先生的丹青造诣显然就是达到了这种心随笔运而又取象不惑的境界!并且回顾曾石灵先生的一生,我们也不难发现他的丹青历途始终都是坚守着一个创作目标,那就是画为心源。笔下众幅山水,既有外师造化和中得心源的写生体悟,同时也有那独属于传统文人画的精神与气韵,由此纵览之余,实乃浩浩落落之怀,一皆寓于笔墨,所谓品高,韵自胜焉!
成昆路上处处春光
另外在对传统的取法上,曾石灵先生也是完全不同于久摹者的习气,而是能在追寻古人的基础上使山水皆可出于新意,是谓直追出心中之画,理法相生,气机流畅,如此自不与凡俗相等!所以从创作的角度来看,曾石灵先生的笔墨则更像是一种具有丰富意蕴的表现载体,既可以从中抒发写意的自然性情,也可以通过一笔一墨来折射出其自身的艺术心境。正如古人所言画论,是谓胸中具上下千古之思,腕下具纵横万里之势,立身画外,存心画中,泼墨挥毫,皆成天趣也!
乐山大佛
反映在作品中,便就是那一幅幅气势旷达,景致怡情的山水佳作!这是曾石灵先生作画给人的第一印象,当然也是他运思挥毫的首要追求。无论横幅竖幅,亦或是大幅小幅,其画中总是能给人呈现出一种秀丽而不失宏大的山水场景。例如他的峨眉山系列作品,既有纵横吞吐的山川涯壁,也有结云万里的缥缈蒙味,溪水林木,宏伟富丽,曲径亭阁,铺设通幽!像《石林奇观》和《乐山大佛》等等作品,可谓全然都是气势独到、意境磅礴的丹青“巨作”!而他的《成昆路上处处春》画作,则又是他投入精力和心血最多的一幅佳作,是谓落笔从旧,景境从新,用古人之规矩格法而不用古人之邱壑蹊径!还有《古寺号仙峰,奇洞名九老》,也同样是一幅极具于传统技法功底的代表性作品。搜尽奇峰打草稿的写生成就,他的作品受到同道的广为赞誉,曾石灵先生当之无愧!
奇洞名九老,风光无限好
丹青艺道功深,佳作古韵新意。斯人已逝,幽思长存,作为当代中国画坛内的实力派画家,曾石灵先生的艺术造诣无疑是十分成熟的,尤其是对传统写意山水文化的发展,其作品更是具有着一定的美学意义和鉴赏价值。于外,深得吴一峰先生之真传,师承其正道,受业于大成,于内,则又能秉持品节从优的艺术精神,以山水为载体,以笔墨为灵魂,只为能够绘作出可以令世人雅俗共赏的丹青佳作!闻悉资阳市文联将于近期推鉴已故名家网展,曾石灵先生亦在其中,故心中不禁涌起一阵感慨和欣慰,且愿曾老之作能够继续发挥其独特的艺术影响力,从而为画坛弘扬正道,并给予人们心灵上的慰藉。
著名书画艺术评论家 史峰
2024年3月6日 书于览艺斋
【曾石灵作品欣赏】
都江堰宝瓶口
峨眉一线天
峨眉洪椿坪
滇池龙门尽朝晖
峨眉新秀
石灵奇观
山高水长不畏难
天造奇观
满载颂歌到北京
峨眉金顶. 山高水长(小品)
风雨归樵. 峨眉晩雾(小品)
川陕变通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