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港论坛”在2022厦门国际海洋周设置召开 - 藏艺网
手机版 | 网站地图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网站颜色:

TOP

“月港论坛”在2022厦门国际海洋周设置召开
藏艺网 | 时间:2022-11-15 09:36:15 | 浏览: 次 | 来源:藏艺网 | 作者:欧阳建华 ]

“月港论坛”在2022厦门国际海洋周设置召开



2022年11月10日,“2022厦门国际海洋周”开幕式暨厦门国际海洋论坛在厦门开幕。中国自然资源部副部长、国家海洋局局长王宏,福建省副省长林文斌,厦门市市长黄文辉出席会议并致辞。联合国副秘书长李军华、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驻华副代表乔展等10位国际嘉宾线上致辞。



本届海洋周以“打造蓝色发展新动能,共筑海洋命运共同体”为主题,作为厦门国际海洋周的重要系列活动之一的“中华海洋文化厦门论坛”在具有百年发展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学科门类齐全、师资力量雄厚的厦门大学隆重召开。厦门大学、厦门市海洋发展局领导莅临大会并致辞,见证了《2022年度海洋文化蓝皮书》发布会,听取了厦门市政协原副主席、厦门大学林仁川教授的主旨报告《大航海时代厦门湾的海上自由贸易:从月港经安平港到厦门港的发展历程》,阐述了月港是美洲大航船贸易的重要起始港、月港是中国封建海关的诞生港、月港是国际贸易商港。随后,陈尚胜、于逢春、曲金良等3位教授在开幕式主旨发言,为助力打造厦门海洋文化传播品牌。

“中华海洋文化厦门论坛”设置区域视野下的中华海洋文化传统与历史演进、全球史视野下的月港:“太平洋丝绸之路”与月港申遗、海洋贸易视野下的鼓浪屿国际社区与总部经济、中国海洋文化建设的回顾与展望共四个平行分论坛。



“全球史视野下的月港”论坛,由厦门大学、厦门市海洋发展局主办;厦门市社科院、厦门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福建省闽南文化研究会、福建省海洋文化研究中心、厦门市海洋国际合作中心、龙海区海丝文化研究会协办。开幕式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举行,会议主会场设置在厦门大学科艺中心,论坛主题为“全球史视野下的月港—太平洋丝绸之路与月港申遗”。来自海内外的70余位知名学者、文化大咖共聚一堂,围绕月港历史贡献、月港文化保护、月港海丝申遗、月港跨国合作、月港项目建设等主题展开讨论与交流。



漳州市副市长崔为磊先生、厦门文旅局二级巡视员叶细致先生、菲律宾漳州总商会周焰斌副会长出席并致辞。福建省人大常会原副主任、著名海洋专家洪华生教授,省文物局原局长郑国珍先生,厦门市政协原副主席、厦门大学教授林仁川先生,著名文艺评论家、厦门大学教授林兴宅先生,厦门警备区原副司令陈燕飞先生,闽南文化保护发展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陈耕会长,菲律宾漳州总商会会长罗剑峰先生以及菲律宾漳州同乡总会、菲律宾广东总商会、菲律宾江西总商会、菲律宾广西总商会的各位会长等相关领导、学者出席论坛。“全球史视野下的月港”论坛由龙海区海丝文化研究会会长江智猛研究员召集并主持,论坛有14位知名学者在线上线下发表高质量主旨演讲。



中国文物保护协会副会长郑国珍进行题为“全球史视野下的月港所具有的世界文化遗产价值”发言指出,鉴于月港在“大航海时代太平洋海上丝绸之路”中的历史贡献与重要地位,幸存的文物史迹与海洋文化具备世界文化遗产的特性;时值国家文物局近期将启动《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录》的新一批遴选入列,机遇稍纵即逝。为此建议:一是积极参与目前关于这一主题的跨国对话与合作研究,整合相关历史文物和文化遗产资源,积极创造条件将“月港”作为“太平洋海上丝绸之路”世界文化遗产;二是抓紧理清“月港”的“申遗思路”与各自责任,理清申报点所具有突出普遍价值与申遗标准,提炼出与之匹配的唯一性、真实性、完整性及其突出普遍价值之所在,成为“大航海时代太平洋海上丝绸之路”文化遗产节点;三是坚持保护为主、价值优先的科学理念,重点完成“月港”作为“大航海时代太平洋海上丝绸之路”的组成部分,编写申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文本,完善保护管理规划及专项规划的编制或修订,将遗产保护纳入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与相关保护管理传承活化等政策法规和乡规民约等;四是明确申遗要求与时间节点等,细化遗产区、缓冲区和“申遗点”等的控制指标,加大安全监管和日常维护力度,探索活态遗产保护传承模式,建立完善阐释展示系列,增强公众的遗产认知和保护自觉,积极争取近期能够提请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他表示漳州月港是海丝申遗不可或缺的一环,在全球海运贸易中,月港是大航海时代的产物与东西方商贸枢纽,在全球史视野下所具有的突出普遍价值。



厦门大学教授、中国海洋法学会常务理事李金明作“马尼拉大帆船与中国拉美海上丝绸之路”专题发言,认为16世纪末,西班牙殖民者开辟马尼拉大帆船航线时,正值明朝政府在福建漳州月港部分开放海禁。于是,大帆船载运的墨西哥银元就成为交换中国生丝和丝织品的主要货币。两个多世纪来,无数中国生丝和丝织品源源不断地运往拉美各地,为拉美社会的发展与人民生活的改善作出了一定的贡献,在世界航海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篇章。今天,将之列入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显然对增强中拉之间的传统友谊将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厦门大学人文学院教授苏新春院长作“古遗址实物再现——喀什归来有感”发言,认为古月港的海上丝绸之路价值研究,要将当时特定的历史时期的政治环境、经济环境、货流贸易来源与走向与月港所处的特定空间和地理环境作具象反映,凸显月港的必然与价值,更真实地走进民众心里。这既要有知识的研究和记忆,又要有历史的研究和记忆,更要有现实的研究和感知,才能成为闽南人民生活和现实中有生命力的文化因素。



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副院长吴杰伟教授作题为“数字人文视野下对太平洋丝绸之路档案的探索与思考”发言中提出数字人文技术可以有力助推月港申遗工作。通过可视化的技术手段,全方位展现中外文档案文献中对月港的记载和描述,并辅以地图、海图、画像、航线等数字化信息,可以充分阐释月港对太平洋东西两岸的辐射作用。通过收集、整理、甄别西班牙、荷兰、葡萄牙、英国、日本、印度尼西亚、新加坡等国家关于太平洋丝绸之路的多语种档案,可以全面呈现太平洋丝绸之路的风貌和内涵,深入挖掘月港的历史价值和国际影响。



南京大学“一带一路”研究院首席专家于文杰教授作“西方大航海的历史书写及其遮蔽的东方世界”发言,认为探讨“太平洋丝绸之路”需要揭开被西方历史书写遮蔽了的诸多历史真相,建立中国的历史学概念与话语体系,还原太平洋周边国家在“太平洋丝绸之路”中的以中国为主体的作为形式的“殖民主义语境中的马尼拉大帆船商路”、作为中介的中马共同开辟的“印太航线”与西方殖民主义的遭遇及主体性替换,作为原型的由中国主导的东亚经济贸易体系由朝贡体系向互市体系与条约体系的历史转型,以及作为根源的“赋役折银”与中国货币白银化与国际化等四种方式缔造的身份、地位和权力,在此基础上推进世界文化遗产研究与申请事业的健康发展。

暨南大学澳门研究院教授金国平,以葡萄牙语文献为例阐述东方新航路开辟后,闽南人通过月港贸易闽人直接参与了欧洲海外大发现的航行,并将货物、资金、技术等方面人员横渡北纬30-40的太平洋到墨西哥城。因此,月港是最早进入了人类“一体化”,拉开了中国近代史的序幕。



与会专家学者各抒己见,建言献策。其中,厦门大学教授连心豪作“申遗文化价值取向琐谈”发言、暨南大学历史地理中心主任吴宏岐教授作“从《敷陈海防要务疏》看明人尹谨的海防思想”发言、福建省朱子文化促进会副会长罗福贤作“月港在全球文明交往之路上的贡献”发言、厦大南洋学院研究员廖大珂作“大航海时代葡萄牙人在漳州的活动”发言、晋江市文保中心主任吴金鹏研究员作“浅谈塔从宗教走向航标的演变——以宋元泉州湾滨海石塔为例”发言、厦门市政协特约文史研究员方碧勇作“从康熙末年两件福建水师提督相关文物谈18世纪前后厦门对外贸易”发言、厦门大学嘉庚学院副教授郭娟博士作“月港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项目发展研究”发言、厦门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金美博士作“月港海丝之路沿线闽南话传播探索”发言。最后,江智猛会长作小结,月港是世界大航海时代闽南历史上的最高光时刻,此次论坛各位嘉宾为月港申遗献策献计、出智出力,达到了一次互相交流、思想提升、共同展望的效果,月港申遗大有可为又任重道远。



“全球史视野下的月港”论坛首次在高素质高颜值现代化国际化的秀美滨海城市厦门设置与召开,对于推动月港文化“走出去”,增强月港文化传播力影响力,有着非同凡响的意义。此次论坛设置在厦门国际海洋周具有开创性意义,充分体现了厦门那种海纳百川的胸怀与气度,开放包容的海洋特质,更加昭示着厦门跨越式蝶变发展的成功密码。同时又展现厦门港与月港上下500百年“海丝”文化的延续交融与继承发展历史情缘。此次论坛为厦门国际海洋周活动增光添彩,为厦门市民奉上海洋文化盛宴,为世界文化遗产事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分享到:
】【打印繁体】【投稿】 【关闭】【评论】 【返回顶部
[上一篇]当甲骨文遇上幻尘绘画 [下一篇]以禅悟艺 彪炳画坛——记著名丹青..

评论
称呼:
验 证 码:
内容:

相关栏目

热门文章

·解析刘狄洪油画《湘西凤凰..
·刘狄洪油画中的心理情感意..
·从油画色彩心理学分析刘狄..
·杨天学--砂石立体书法创始人
·宋国柱:传统刻铜艺术家、..
·李承孝:著名书法教育家
·卢拉伙--民族文化的传承者
·黄培军--全国优秀人民书画..

最新文章

·《阅兵展国威 文化铸丰碑》..
· 《阅兵展国威 文化铸丰碑..
·《阅兵展国威 文化铸丰碑》..
·《阅兵展国威 文化铸丰碑》..
·贾旭尧 | 艺坛新秀 墨海扬..
·《阅兵展国威 文化铸丰碑》..
·【2025投资收藏指南】重点..
·《阅兵展国威 文化铸丰碑》..

推荐文章

·人物|黄永玉访谈
·邓鸣湖——《鸣荷》系列作..
·遥溯汉碑风 能传二王功 —..
·【书画贺冬奥·一起向未来..
·【藏艺网】重点推荐书法名..
·卢拉伙--民族文化的传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