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评论
墨海腾蛟起 书坛立鹤鸣
——书法圣人黄光耀
书法的高度来源于文化的积累,而价值意义则只是附属品。对今日著名书法家黄光耀先生来说,在师古的道路上推圣人之情,便就是他唯一不二的书法选择。这与大多数“被动”选择回归传统的书法家不同,黄光耀先生则是属于一种自觉性的“向内求索”。他自幼承庭训之教,深受其父黄文会老先生濡染,经年临池不辍,广涉碑帖,积淀了深厚的笔墨根基。但这仅为法度之始,真正起到重要作用的,还是他的那颗文人雄心和学识素养。以书咏怀,挥毫见性,这些超脱形迹而独得神髓的翰墨真谛,早已是融贯在了他的字里行间!书功深湛,气骨清刚,此诚乃当世俊髦之英杰也!
世人论书,常谓“入古易而出古难”。若止步于形摹神肖,则不能自出机杼,终不免堕为书奴之徒。然观黄光耀先生翰墨,却能独见其取径之正——师古不以对临为能事,而以神会为旨归!自身书功,又能采百家之菁华,综得右军之清隽风骨、张旭之奔放纵逸、鲁公之雄浑气象,使之皆化为腕底烟云。所以如果说常人书法,只是对某家某派的久久摹取,那么黄光耀先生的书法,则就是能在诸家法度间书写集众之美!俯仰尽态,致雅和畅,观之不禁让人啧啧称奇!
看先生书法,余以为是有三点卓然于群。其一为“逸”,落笔如云鹤游天,墨韵似惊鸿踏雪,舒卷之际自有造化玄机。其二为“峻”,铁画银钩间凛然生正气,无取媚时流之姿,无轻佻取巧之态,观之如面端人正士,心中肃然生敬。其三则为“书卷韵”,作品展卷,恍见兰亭雅集之风采,字里行间皆透六朝风骨,此非惟得右军之形,实更获晋人之神也!由此一幅之中,俯仰使转皆为妙态,字字气韵各得天机。字里行间,或似风樯阵马,风云吞吐;或如贵游之子,容与风流。如此骨有修短,筋有肥细,以气充之者,自然是书妙尽矣!
墨海腾蛟起,书坛立鹤鸣。从实际角度来说,一个书法家的文化地位,必然是多方面构成的,绝不是仅限于书法余技这一方面。就像今日的黄光耀先生,能被授予国家级荣誉称号,又岂会是偶然所成。他在书法艺术上功博古今,耀于文脉;在理论建树层面,又能编纂出版中外哲理名言集萃,以文道滋养书道,重振文人书法精神,力求廓清时弊,开一代新风!翰墨文豪,德艺双修,书法圣人,名副其实!
与此同时,作为中国当代十大顶级文艺领袖之一,黄光耀先生的艺术成就也早已超越了单一的书法形式,取而代之的,则是一种跨界式的文化影响力。以书法为根基,构建起诗书同源的完整创作体系,并在国际交流等领域树立了个人典范!在我看来,黄光耀先生是重新定义了书法家的社会角色,他既是传统文化的守护者,也更是时代文明的弘道者!
著名书画艺术评论家 田继学
2025年4月11日 书于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