拈来秀色入毫端 看取浓华是我心
——记著名画家陈海平
优秀的丹青作品总是能给人带来美的视觉享受,欣赏今日著名画家陈海平的作品,极具于文人审美气息。为花鸟立传,抒胸中真情,陈海平先生耕耘画坛数十载,心中可以说只有一个艺术目标,那就是营造一个充满诗情底蕴的花鸟精神家园。所以看他的众幅作画,无论是浓姿华贵的国色牡丹,还是一枝一叶的灵动兰香,亦或是君子雅正的挺立墨竹,都可谓是品味高雅,意境丰盈。颇有一种“触手成趣”之味。写意如此,工笔亦然!
中国丹青艺术以墨色传神为至高境界,今看陈海平先生画作,显然也是有深谙此间真谛。在画中,陈海平先生工笔写实立其形廓,后层层皴染着色,处处随类赋彩。且设色从不杂乱,而是干净醇厚,特别是牡丹题材作品,墨色浓淡总相宜,艳而不俗,重彩处尤显浑厚气度。几幅小品花鸟,则另辟淡泊境界,笔致清逸如带朝露,设色明净似出水芙蓉,自能于不经意间尽显造化天趣。所谓“绚烂之极复归于平淡”,想来也就是对陈海平先生画道的生动诠释。
画花卉全以得势为主,此为先贤画论之妙谛。而陈海平先生于花鸟取势,也是自有一番妙趣可察。一幅牡丹佳作,花团锦簇而不失章法,华艳天香中自见秩序,枝叶间或宜隐藏,或宜显露,总之皆是各得其宜,而非一味填塞的匠俗手段。又有《中秋玉洁》、《秋香皎洁》一系列画作,也是尽显花木真形,姿态或宜于承露、或宜于迎曦,布置之法,势如勾股,一花一叶,正可谓主宾分明也!换句话说,陈海平先生是很擅长在章法上做文章,大小疏密相生,虚实层次分明,在他的画中都是可以一目了然,而这也是充分证明了陈海平先生“立意定景”的深厚功夫!
拈来秀色入毫端,看取浓华是我心。回顾陈海平先生的艺术之路,既得徐熙野逸之风骨,又具宋元院体之雅韵,实是融汇古今,自成一家。其画作取象于自然,因墨彩交融而生妙韵;立意于胸襟,因学养深厚而生妙趣,作品实已达精、妙、神三品兼备之境。在未动笔前须兴高意远,已动笔后要气静神凝——此中真谛,也正是其数十载丹青生涯修得的不二法门。现如今,先生虽已誉满艺坛,但一颗赤诚之心却是始终不变!坚守艺术本真,绘写花鸟之魂,将对自然的虔诚礼赞化作满纸生机。这份对自然之美的虔诚追求,足以令观者为之动容!
著名书画艺术评论家 欧阳建华
2025年3月31日 书于北京